- 市政府网
- 政务微信
陆河县在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中排33位,在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中属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省统计局昨天公布的《广东县域经济状况及发展路径选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05年我省县域发展加快,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水平。在分县考核中,增城市蝉联县域经济总量第一,清新县生产总值(GDP)增速最快,佛冈县人均GDP增速最快,饶平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最快。
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吸纳投资能力增强
《报告》显示,2005年,广东县域加快发展。全省67个县(含县级市,下同)完成生产总值399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有五大特点:一是受珠三角的辐射带动,产业升级加快。2005年,县域GDP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29.5∶36.9∶33.6变为26.7∶38.8∶34.5,二、三产业分别比上年上升1.9个和0.9个百分点。二是县域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对降低成本作用明显,产业效益较高。2005年,县域增加值率达到39.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三是县域吸纳投资的能力明显增强,投资大幅上升。2005年,县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6%,增幅比全省高3.7个百分点。四是农业生产稳中有升。五是农民收入显著提高。2005年,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5%,增幅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地区发展仍不平衡
《报告》指出,广东县域经济虽然取得大发展,但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2005年,县域占全省82%的土地、47%的人口,只创造17.9%的生产总值、6.7%的财政收入。
《报告》公布了2005年广东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增城以269.68亿元蝉联县域生产总值老大的宝座;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是清新县,达到31%的增幅;佛冈人均生产总值增速最快,达27.2%;饶平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最快,达58.2%。
《报告》运用分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各县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2005年67个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显示:从总得分看,排位靠前的既有珠三角的传统经济强县,也有清远、云浮、河源等地迅速崛起的山区县。67个县中,增城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达到80.68分;其后是鹤山67.02分,台山65.08分。佛冈尽管经济总量较小,但经济增长快,以64.43分居第4位;其2005年GDP比2000年增长了1.6倍,在全省67个县中平均增速最高。总得分列前10位的县有7个在珠三角,还有清远市2个(佛冈、英德)、云浮市1个(新兴)。排位靠后的分别是五华、翁源、兴宁、惠来、雷州、新丰等,分布在粤东、粤西、粤北等地,显示出各区域的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报告》还根据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对2005年各县人均GDP按1980年美元不变价和汇率进行折算,划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划分名录见附表二):第一层次是经济强县。人均GDP在13916元以上,折算为1980年1200-4800美元,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含增城、惠东等7个县,全部处于珠江三角洲。这些县工业发展水平高,外贸依存度高,人民生活富裕,城市化水平较高。第二层次是中等发展县。人均GDP在6598-13916元之间,折算为1980年600-1200美元,属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共有35个县。这些县普遍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展有一定规模,人口众多,但第三产业落后,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第三层次是欠发达县。人均GDP低于6598元,换算为1980年低于600美元,属于初级产品生产向工业化初期的过渡阶段,是全省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共有25个县。这些县大多数是山区县,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
找准定位根据特点选择不同主攻方向
《报告》提出,各县在找准自己的定位后,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主攻方向:经济强县要注意“优化”,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为主,通过工业的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极点作用,辐射带动周围各县;中等发展水平县的建设则要突出“特色”,省里要将优惠政策和有限的资源从经济强县逐步向中等发展水平县倾斜,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骨干支柱产业,把这些县潜在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中等发展水平县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中坚;经济欠发达县要在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省里也要改变对第三层次县的扶持方式,省财政对山区县、贫困县扶持重点应从扶贫款划拨为主逐步转为项目建设为主。同时加大县域之间领导干部的流动,达到换脑的目的,使欠发达县既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也能克服依赖思想,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