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3年4月政府工作报告
  • 2013-04-18 15:24
  • 来源: 陆河县信息中心
  • 发布机构:
  •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4月9日在陆河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代县长 许伟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上级党政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定不移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顺利完成了县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提升、投资扩大、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2亿元,比增11.1%。实现农业总产值14.5亿元,比增6%。实现工业总产值17.55亿元,比增2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8.8亿元,比增33.2%。外贸出口3369万美元,比增87%。实际利用外资2515万美元,比增3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亿元,比增2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亿元,比增12.2%。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7.5亿元,比年初增长26.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176元,比增1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4亿元,比增29.2%。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和财政综合增长率三项指标在全市排名第一,其中,财政综合增长率在全省排名第五,是全省67个山区县中唯一一个连续三年排名前十的县。

    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比增32.6%,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不断提高。企业增资扩产初见成效,恒锋、南方、铨镒、祥盛、泰润、伟能、麦卡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扩大产能,单位能耗逐步降低,全县工业经济质量明显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新引进的科顺木业、嘉冠木业、大地之元木薯淀粉厂已正式投产。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市重点项目教育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陆河中学附属工程、外国语学校配套建设工程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潮惠高速陆河段和管养中心相继开工建设,岳溪生态博览园、螺河两岸和改河市政工程建设、粮所三旧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争取中央和省财政预算内投资项目14批次38宗,补助到位资金1.19亿元。

    “三农”工作成效明显。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工作分别获得省财政奖励,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发证工作,受到市政府通报表扬。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52%。青梅、木瓜、灵芝、油茶、木薯、花卉、木材、药材等八大特色基地农业优势凸显,被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水唇灵芝种植基地被授予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称号;生宝木瓜、乌盾山茶等4个产品获“省农业类名牌农产品”称号,伟能青梅等2个产品获“汕尾市金牌农产品”、南万蜂蜜等3个产品获“汕尾市名优产品”称号;“陆河木瓜”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正在公告期中。新引进鸿海中药材基地化种植项目,已投资2000多万元,种植珍贵中药材3000多亩。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南万镇万全村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上护镇樟河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

    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以梅花观赏、温泉、生态景观等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住宿、餐饮、商业、休闲等服务业均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全年共接待游客31万多人次,比增26.8%,实现旅游收入增长28%。吉康华苑二期、中心城商住小区项目开盘销售,新景花园、润达花园项目加快推进。新引进投资2亿元的岁宝百货公司注册落户,新发展内资企业53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02户。

    三、城乡环境日益优化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巩固林业生态县的创建成果,走林业生态发展道路,在全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中PK胜出。全县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6万亩,首列国家级生态公益林6.2万亩。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饮用水源保护,完成水东河综合治理工程和5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非煤矿山和无证粘土砖厂整治,切实保护了林地和矿业资源。

    宜居城乡建设加快。启动了《陆河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了县城《三旧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北环路、环东路、教育园区、螺河两岸、陆河大道延伸段等重点区位详规详测。岳溪生态博览园、县城污水收集管网、螺河防洪堤围、改河带状公园、陆河大道延伸段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县城南通道、朝阳路东段扩宽改造、县城LED路灯更换等十大项目进展顺利,县城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年建成新农村公路50公里,桥梁10座,城乡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积极推进名镇、名村示范村和农村公益项目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和农民文体设施等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改善。城乡垃圾处理设施逐步完善,“大清洁,乡村美”专项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城乡人居环境稳步改善。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保障不断增强。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9.5%,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全市排名第一,成功创建全省城乡养老保险示范县区。新增城镇就业24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7%。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社会福利院投入使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4305万元,落实帮扶项目3825个,完成80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任务。3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贫困村99.8%的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创强工作稳步推进,普通高考再创佳绩,总入围率75.37%;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全县普高毛入学率达87%,河田中学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初期督导验收;县职业技术学校已投入1500多万元,完成了征地、推土等各项前期工作;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通过省考核验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切实加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三配套建设,不断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新(改)建了3个镇卫生院。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河田镇、螺溪镇在全市率先完成镇级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建设;水唇镇墩仔寨入选“广东省十大特色古村落”,莲心湖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河口昂塘时雍楼被评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陆河擂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口计生工作顺利通过省考核评估,获得“广东省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省宣教创新奖。殡葬改革走上正轨,实现死亡遗体火化率100%目标,县、镇公墓山建设稳步推进,殡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体育、统计、侨务、畜牧、档案、地方志、国防、人事、人防、科技、防震、残联、民族宗教、移民、工青妇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平安建设深入推进。“三打两建”工作成效显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推进,全年受理群众来访同比减少5%,妥善处置水唇石马群体性事件,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强化应急管理,应急处突能力明显增强。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及公共卫生等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五、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增强

    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人大议案和建议、政协提案办复率100%。“六五”普法全面推进。审计、监察、法制工作不断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务信息985条。在全市率先启动OA系统,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实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政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2012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政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拼搏实干的结果,是海内外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陆河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深深意识到陆河加快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GDP为全市人均水平的69%,仅为全省的26.3%;财政总量小,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全市的6.4%,仅为全省的0.42%;在岗职工及农村基层干部工资偏低,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全市年均水平的79.6%,仅为全省的49.5%。相比之下,差距仍然很大,扩大经济总量迫在眉睫。二是产业层次较低,产业规模小,缺乏可持续性税源。具体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有基地没加工、有加工没营销”等弊病凸显;工业基础薄弱,尚未形成集聚效应,缺乏支柱产业。三是发展瓶颈亟待破解。交通路网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国道建设滞后,是阻碍陆河加快发展的瓶颈因素。融资、用地、征迁困难比较突出,发展压力较大,财政保障能力较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四是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尚待优化。一些部门、干部仍存在惠商政策措施落实不力,行政效能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陆河建县25周年,我县将步入崭新的发展期。做好今年的工作,对陆河今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中央和省、市确定的战略部署和目标要求,突出“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陆河”这一主题主线,紧紧抓住“一县两园四特色”这一工作重点,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特色旺县、人才兴县”的总体思路和“园区工业、基地农业、生态旅游、美丽城乡、活力陆河”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潜能,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建设“绿色陆河、和谐陆河、幸福陆河、美丽陆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以内;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年度计划。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加快园区工业的发展

    按照“园区工业”的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建筑装饰构件产业,全面促进工业扩量提质。

    加快新河工业园区的建设。成立新河工业园区管理机构,配备专门队伍。修订园区规划,完善增加用地报批等相关手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推进园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园区承载项目、承接产业的能力,使园区成为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力促高新企业向园区集中、特色产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以建筑构件、人造板、铸(制)造、纺织、电子元件、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翻一番目标,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集聚建筑装饰构件产业。充分利用“中国建筑装饰之乡”品牌效应,依托陆河在建筑装饰方面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启动建设建筑装饰产业园,打造陆河建筑装饰产业城。大力引进建筑装饰产业进驻园区,充分发挥陆河外出人士创办的22家全国百强建筑装饰企业作用,推动以建筑装饰构件为主导的新型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培训、展览为一体的建筑装饰产业链条,力求将其打造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建筑装饰产业集聚基地。充分挖掘我县人脉资源优势,激活众多外出乡贤的巨大潜力,大力实施“反哺工程”,引导并鼓励外出乡贤在陆河注册劳务和物流公司,以企业和产业基地回迁、技术回乡、智力回援等形式回乡发展事业,带动家乡商贸物流、休闲度假等产业大发展。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各项惠商政策措施,建立行政审批大厅,推进办事流程再造,为各类企业提供完善的“一站式”、“保姆式”贴身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着力建设“信用陆河”、“法治陆河”,大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创业环境。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加大建筑装饰人才培训力度。县职业技术学校增加开设建筑装饰相应专业,与大专院校合作等形式培训建筑专业人才,为大兴建筑装饰产业夯实人才基础。充分发挥好活跃在全国建筑装饰产业、零售业和民办教育等一大批陆河籍企业家的庞大资源,带动引进市场、项目、资金、信息等要素,形成“内外共识、相互给力、建设家乡”的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快基地农业的发展

    按照“基地农业”的发展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力打造八大特色农业基地,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着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充分发挥中国青梅之乡、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陆河木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产业基地的影响力,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青梅、油茶、木瓜、灵芝、木薯、花卉、木材、药材等八大农业基地,形成具有陆河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形成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产业体系。扩宽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着力提升产品辐射力,做强特色农业经济。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马建设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121个,建设项目涉及小型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环境整治、农民文体设施等方面。加快新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千亩灌区加固改造工程等48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做好水库移民和老区整村搬迁工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科学制定各镇农业产业规划,着力发展家庭农场(庄)式的集约化新型农业,做优做特农产品品牌。重点引进科技型农业企业,开发和推广园林绿化苗木、茶花、樱花等花卉品种,着力打造茶花、樱花主题公园。大力发展木薯、木瓜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木薯种植示范基地,力争获得“中国木薯之乡”称号。提升青梅、灵芝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擦亮“中国青梅之乡”品牌,打造陆河灵芝新品牌。

    加快生态旅游的发展

    按照“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着力推进生态发展区重点县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足林业生态建设,着力抓好森林资源管护。加强省级红锥林自然保护区、火山峰森林公园和县级回龙寺、观天嶂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建设。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实施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土地、非法开采非煤矿山行为。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加快生态造林步伐,大力实施碳汇造林项目,加快景观林、水源涵养林、绿道网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建立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有设施的“四个有”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机制,实现生活垃圾保洁覆盖农村。着力推进螺河、榕江河、南北溪河、新田河流域环境整治和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与污水生态化治理,加大省级生态镇(村)创建力度,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着力发展生态旅游。抓好旅游规划的实施,加快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全力打造“花泉林歌,悠然陆河”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梅花、樱花、茶花三个基地建设,做好“三花”文章。高标准开发境内温泉资源,加快水唇、上护两个温泉旅游项目建设步伐。保护和合理开发红锥林、火山峰、观天嶂等省、市自然保护区和对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形成休闲旅游、养生度假、文娱休憩的旅游新亮点。加快实现与红海湾滨海旅游和市内其他重点景区连点对接,形成规模效应,促进特色生态旅游的发展。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不断完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同时加快星级宾馆等配套项目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做大做强旅游经济。

    加快美丽城乡建设

    按照“美丽城乡”的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县城扩容提质,全力打造城乡宜居环境,全面建设“美丽陆河”。

    抓好县城扩容提质。尽快完成《陆河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以此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县城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和专项景观规划。创新县城开发经营模式和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樟河半岛国际温泉度假村建设,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提升县城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打造“美丽陆河”名片。扎实推进螺河东岸旧城改造,高起点规划建设螺河西岸、环东路和北环路片区,着力推进螺河2、3号地、朝阳安居小区、陆河大道延伸段、改河带状公园和岁宝百货改造升级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城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抓好县城管理,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加大环境卫生、违章建筑和交通秩序整治力度,扎实推进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县城污水收集管网及排水管网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提升城镇化水平。抓好新田、水唇等五个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村庄规划。强化中心镇建设,重点推进主街道、镇区出入口建设,增强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综合承载力,带动农村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经营为重点,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开展名镇名村示范点创建工作,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举全县之力推进潮惠高速公路陆河段项目建设,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改造升级S240线,谋划接驳厦深铁路陆丰火车站,推进S335线陆河段改造升级,增强交通路网辐射力,着力解决陆河交通“瓶颈”问题。着力推进潮惠高速管养中心、县城西环路、河口风电场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

    加快民生事业的发展

    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着力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幸福陆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征缴渠道,建立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完成15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稳步提高干部职工工资水平。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教育园区建设,8月底完成职业技术学校首期校舍建设,加快推进文体综合馆建设;继续完善陆河中学、外国语学校配套建设。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步伐,普及学前教育,提高“普高”毛入学率,全力推进“教育创强”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名校”工程建设,扎实做好河田中学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期督导验收工作。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加大对骨干教师、名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打造陆河特色教育品牌。

    全面发展文体事业。科学规划文化体育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县文体“四馆”、全民健身广场和农村(社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力度,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地域文化符号。

    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防控能力。加快推进县医院综合大楼和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建设,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力度,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进一步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推进计生、殡改工作。加强计生工作的领导,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优生健康惠民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巩固和扩大殡改工作成果,加快县殡仪馆和县、镇公墓山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火化率100%。

    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制定新一轮扶贫规划、帮扶办法,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继续扶持“一村一基地”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更快发展,努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健全群防群治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成县城卡口和新田镇治安监控建设,推进“百局千所”立体化治安示范单位建设。依法打击各类暴力刑事犯罪活动,切实加强禁毒和反走私工作,强化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综合治理。完善综治信访维稳体系,推进“矛盾纠纷、治安问题、重点人员、安全隐患”四项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加大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公共卫生、动物防疫、食品药品、社会安全处置机制,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创建“平安陆河”。

    加快其他事业发展。加强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做好“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做好我县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和 “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促进审计、法制、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台务、港澳、科技、工青妇、档案、防震、人防、广播电视、残疾人、移民等工作全面发展。

    加快财税金融建设

    着力增强财政实力,加强财税监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保障经济发展。

    巩固壮大现有财源,挖掘培植后续财源,努力在园区工业、基地农业、生态旅游、城市扩容提质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财政收入的数量、质量和稳定性。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支持,缓解本级财政压力。加快推进金融工作,推进产业金融、民生金融、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引入证券、保险机构进驻我县开设分支机构,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培育企业改制上市。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深化改革进程,向市场化改革要资源、要效益、要质量、要活力,促进“活力陆河”建设。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力度,健全财税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税费一体化管理机制。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激活资本活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深化简政强镇、行政审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着力推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住房保障以及行政执法体制、政府综合服务体制改革。

    深化社会管理改革。培育和规范发展社会管理组织,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改革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基层民主活力。建立“三打两建”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市场监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质量强县工作,不断提高我县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完善民事民治管理机制。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集体“三资”监管等平台建设。

    加快政府自身建设

    切实改进作风,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服务水平,全面促进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法制型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增强政府法制宗旨意识。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确保政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设效能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做到“禁必止,令必行,行必果”。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公开,简化行政流程,切实提高行政实效,着力提升政府效能和整体服务水平。

    建设廉洁型政府。坚决执行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从源头上预防和整治腐败。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要求,匡正机关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树立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大已经发出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再出发”的号角,陆河建县已经25周年,新的征程充满机遇和希望,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坚定信心,克难奋进,为建设绿色、和谐、幸福、美丽新陆河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