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府网
- 政务微信
每年正月二十日,四乡八里的人都要赶到河田圩看“出景”,把个小小的河田圩挤得水泄不通,个个争先一饱眼福。然而,“河田高景”是怎样产生及其源头在哪里?如今仍鲜为人知,今天笔者借助一些资料初探其源。
秦朝初,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湖南、江西西南部的南岭山地都是秦始皇开发岭南的驻点。赵佗将卒戍南岭东部山地,筑龙川,辖地包括今梅州、河源、赣州、韶关、汕尾等五个市的全部或一部,并将势力扩展到武夷山脉南段的汀州,开辟了第一块客家根据地,使汉文化演变成岭南文化主体。为了避免和土著居民发生矛盾,减少冲突,中原移民自成社区,聚族而居,尽可能保持自己的固有文化,但又不能割断与环境及土著文化的联系,在这种矛盾作用下,形成了兼具两者特色的混合型文化风貌,这种客家文化至为典型。客家特有的建筑、语言和精神文化,无不是进入岭南山区以后与环境相互感应的产物。“五岭”以及后来的武夷山南段山地是秦汉时期客家人的发祥地。赵佗和五十一万五千个“北方农民”是最早进入南方的客家汉人,循、梅是第一块客家根据地。自秦始皇发兵南越始,客家人在南方迄今(1997)已有2218年的历史。(注:参阅黄莺编著的《客家情》)而河田圩的形成年代,据民间“先有苏屋祠,后有“河田圩”的话说,河田圩的形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苏姓先人进入河田(田背)是在明洪武年间,迄今已有629年。 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不仅带来了农业、陶瓷、工艺,还带来了民间传统艺术──飘色(河田称高景)、地景、扭秧歌、跑驴舞、耍金狮、腰鼓、踩高跷、舞龙等。而河田高景独为民众青睐。据“广东民俗文化研究”介绍,沙湾飘色、中山飘色、五华扮古事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及地方特色跟河田高景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比较之下,河田高景原名应叫“飘色”。
“飘色”这一民间艺术是随着中原汉人南迁而来的。明代已在岭南形成喜爱戏剧的风俗,粤剧便是相当部分地区客民所喜欢的剧种,随之也涌现了一批名角,凡有节日,客民必须演戏,一饱眼福。到清代咸丰年间,尤因粤剧名伶李文茂率众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清廷下诏解散所有粤剧班,禁止演戏。习俗不易改,禁令不能违。遂以小孩扮成戏曲人物,赋以戏剧内容,以木柜抬送巡游,配以鼓乐,恰似在一个个小舞台上演戏一般。每一个色板(景屏)扮演一个汉族历史传统中的故事、人物。
河田高景(高台飘色)艺术极具综合性,其涉及文学取材(如《金山战鼓》、《西游记》、《醉八仙》等;涉及锻打色梗(景茎)的铁匠工艺。锻打色梗的铁匠必须具备高超的锻打功夫,这样,锻打出来的色梗(景茎)才能刚柔相济;涉及道具、泥塑等工艺;还涉及整个板面的审美效果、力学等。可见河田高景(飘色)与各地的民间艺术飘色一样,充分体现民族气派和地方特色,并充分肯定其集体性、群众性以及综合性。而它最重要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具有浓厚民众意味的广泛的群众性。
从每年出景(飘色)进行评比情况来看,它还具备极强竞技性。河田高景出游后,集中在广场进行评奖。评奖促进装景(装色)艺人不断革新工艺,使色梗(景茎)越锻越细,色梗一年比一年高(高达
河田高景(飘色),自中原汉人南迁至今,不断出游活动。然而在文革期间停止了十余年,打倒“四人帮”后才慢慢恢复了它原有的风采,继续活跃在人民群众中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它是陆河民间艺术中的一块灿烂夺目的瑰宝。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