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府网
- 政务微信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 以下 简称 “五项管理”) 相关文件精神,推动 “五项管理”工作 落地见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细化学校管理,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把 “五项管理”作为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切实为群众办好实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通过强化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努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重点内容
(一) 加强作业管理
1.各中小学校要制定作业管理制度,加强规范作业来源、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统筹作业总量、有效评改反馈等全过程管理。基于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性设计。
2.各中小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制定作业管理细则,实施作业公示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加强过程监 管,及时删减过量作业。
3.各中小学校要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体系,倡导情境化命题,培育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要根据学情精心选 择和科学设计作业,创新作业形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4.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将作业布 置列入学科组集体备课内容,根据每周每天的课程安排以及学科特点进行学科作业的平衡,确保作业总量合适。
5.各中小学校要控制作业完成总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 60 分钟, 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 90 分钟。所有小学实行 “每周一天不把作业带回家”制度。
6.各中小学校要加强作业管理的宣传和指导工作,推进家校合作,密切关注学生课外辅导作业情况,避免出现 “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的现象。
7.各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作业布置与作业批改情况纳入教学常规工作考核内容,每月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调查并分析学生对教师作业布置的满意度情况。
8.各中小学校要落实 “六个不得”工作要求,确保作业管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六个不得”即不得布置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不得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的作业、不得布置超过时长要求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检查或代为评改的作业、不得布置统一的网络作业或通过网络下载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的作业。
(二) 加强睡眠管理
1. 明确学生睡眠要求。要实现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 间不少于 10 小时,初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9 小时, 高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8 小时,养成良好健康的睡眠习惯,倡导形成中小学生科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2.规范学校课时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作息时间 的规定。小学上午到校时间不早于 8:00,中学上午到校时间 不早于 7:4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 午上课时间,下午离校时间不得超过 18:00。倡导中小学校 将午休时间排进课表,午休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具体形式可以由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实施。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3.开展作息宣传指导。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做 好教育引导工作,在课堂教学、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工作中 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开展学生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倡 导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合理确定晚上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不晚于 21:20,初中生不晚于 22:00,高中生不晚于 23:00。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寝室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睡眠时间要求。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 指导家长提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意识和能力,赋 能家长学会处理孩子电子产品和网络使用等问题,引导家长为学生健康睡眠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4.探索实施学生午睡管理。精准排摸有午睡需求的学生,因地制宜创造午睡条件,推进学校空间改造和设施设备配置,优化教室布局、利用图书馆、专用教室、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创设学生午休条件。
5.实施睡眠监测与干预。建立县、校两级睡眠监测机制,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学生睡眠监测,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形成针对性举措。深化医教结合,针对长期失眠、睡眠质量不良、存在睡眠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诊断评估和睡眠指导; 对于个别存在严重睡 眠障碍的学生,在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前提下,可转介至相关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6.构建中小学睡眠管理协同体系。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采用专项检查、双随机检查、纳入信用评价等方 式,进一步落实培训机构晚间授课、作业布置等专项检查工作; 确保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 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 21:00。
(三) 加强手机管理
1.实施分类管理。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放学时将手机归还学生。
2.细化管理措施。学校要制定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将 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学校要建立班 主任沟通热线等提供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 团队活动、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 力。要加强对电子学习设备的管理,规范教学过程中对电子设备的使用。
4.形成育人合力。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阐明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明确要求,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
(四) 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
本方案中所称的 “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的、 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要规范课外读物进校 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小学校园(含幼儿园) ,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
1.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要坚持 “凡进必审” “凡 荐必审”,建立和完善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机制。不得在校 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不得接受请托、谋取不正当利益。
2.学校要加强图书馆( 室) 服务建设,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提升藏书品质,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把图书室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空间。
3.严格管理进校园课外读物途径,规范进校园渠道, 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要严格按程序遴选各类捐赠读物。
(五) 加强体质健康管理
1.推进体育工作改革,积极提升每天锻炼一小时质量。 系统推进各学段体育教学改革,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 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开足体育课时,小学一二年级每周 4 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 3 课时,高中每周 2 课时, 实现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活动时间不少于 30 分 钟,每节课间鼓励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或放松。推进体育家庭作业,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 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加大对体育特色项目及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高标准投入新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2.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要严格落实加强儿童青 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每天上下午各做 1 次眼保健操,建立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落实 2 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加大投入,保障教室等场所采光达到标准。
3.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按照国家要求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健康体检、一次学生体质测试,体质测试合格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各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率 100%,优良率不低于50%、合格率不低于98%。继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监测结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
4.深入实施健康生活试点项目。 以学校为主体,调动家庭、学生积极性共同参与,通过健康知识教育、合理膳食营养、科学运动、心理疏导等干预方式,降低区域内学生肥胖率,全面提高县域内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五、组织保障
(一) 加强领导,多方联动。教育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分专题研究和推进 工作; 落实县教育局各职能股室责任,研究制定工作方案, 共同加强对学校落实 “五项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二) 细化措施,稳步推进。根据文件精神,修订、细化实施方案,指导各中小学 “一校一策”制定实施办法。进 一步细化问题排查、深化全员培训、强化责任落实,及时跟进专项调研,提升 “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效。
(三) 加强引导,营造氛围。加强正面引导,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科学教育理念,有效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全方位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策略宣传,大力营造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
(四) 加强督导,提升实效。指导和监督开展 “五项管 理”随访督查,以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调查问 卷、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要 求学校马上整改,对整改工作落实不力或造成不良后果的, 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陆河县教育局
2021年9月16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