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聚焦陆河 > 陆河要闻
帮到点子上 扶到心坎里—— 陆河县河口镇新华村脱贫户生活见闻
  • 2021-07-09 09:37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
  • 【字体:    

  □汕尾日报记者  彭伟栋  文/图

  “党的扶贫政策落地生根,结出了丰硕果实,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我们现在不愁吃、穿、住了,甚至盖起了小洋房,幸福感越来越强了。”在陆河县河口镇新华村,几名脱贫户向记者介绍脱贫后的生活变化。记者了解到,新华村通过帮扶,已彻底解决了孩子“上学难”、医疗救助难、就业难等问题。

  鼓励养鸡授人以渔

b28b1975c99c4f70b6147837a1bb1c52.jpg

  驻村帮扶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在村合作社养鸡场了解销售情况,引导养鸡产业做大做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村党支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引导、鼓励下,新华村一些贫困户干起养殖工作。其中,50岁的脱贫户李大叔不但成功脱贫,还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家”,村里很多人都向他请教养鸡技术。

  李大叔以前在外地打工,因没有专业技能导致收入微薄,几年前为照顾老父亲回到家乡。他的父亲长期靠种田为生,收入不多,没有积蓄。李大叔有三个孩子要养,如何在尽孝的同时过上好日子成了他沉重的心事。

  村党支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合实际,为他创造就业机会,让他到村里的养鸡合作社就业。他非常努力,通过“拜师”请教、观察鸡的生活习性等方式,一步步学习养鸡技术。日子一长,他对如何养好鸡有了一番见解,成了养鸡“专家”。

  “现在,我在合作社养鸡的工作比较简单,主要负责将玉米等鸡饲料拉回来打碎。干了三四年,每个月工资有四千多元。”李大叔憨憨地说。实际上,“打料”并不容易,需要掌握材料的搭配和数量等。可见,李大叔已熟能生巧。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招选介绍,“他老婆有时会过来合作社打散工。如今,三个孩子有两个已工作了,只有小的刚参加高考。这几年他家庭有了可观的收入,不久前,他家还盖起了两层楼房。”

  “日子越来越有好盼头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措施得力,我们才能过上好生活啊!”他笑着感慨道。

  “多条腿”走路能扩宽扶贫路子。李招选介绍道,“如今村里的脱贫户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了。”村干部积极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到村里的养鸡合作社打散工,一天有100多元工资,还时常过去当“店小二”,积极指导合作社运营,使它发展壮大,为脱贫户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村里还通过搭建平台,招聘一些脱贫户为保洁员,一个月工资3000元,解决脱贫户家庭经济问题。如今,新华村的脱贫户纷纷表示,党和政府帮扶帮到了点子上,扶到了心坎里。

  扶贫助学给人希望

6751ae3830c544fea0c757ad1df459a9.jpg

  脱贫户李叔展示特产豆角干,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脱贫户李叔原本有五个孩子在读书,平时靠干点农活营生,经济压力大,住的房子更是破旧不堪。

  扶贫先扶智。“以前非常困难!”他笑着说。“现在好多了,在村党支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我们真正脱贫了。”这几年,上级给李叔家孩子助学金共三万元,大大减轻了李叔的经济压力。这笔钱使孩子们能够顺利上学,带给家庭新的希望。如今,李叔的大儿子已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有了一份收入。“我们十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如果没有帮扶,小孩可能上不了大学。”接着,李叔兴奋地介绍,“住房问题也解决了,原来房子只有一层,破旧不堪。帮扶单位不但指导我们大力发展种植业,增加收入,还出资三万元帮助我们建房子。不久前,我们建成了两层占地88平方米的楼房,一家老少非常开心。”

  记者站在他家门口,看到两层崭新的红瓦砖房门口挂着“卫生文明户”的牌子。如果没人介绍,根本看不出李叔家曾经是贫困户。

  提高“造血”能力是关键。李叔在家门口喜逐颜开地向我们展示了一竹筐豆角干。豆角晒得呈赤褐色,清香扑鼻。他告诉记者,“这样容易保存,不少顾客非常喜欢这些农产品。”他滔滔不绝地告诉记者,“村里鼓励我研究种植技术,如今我已种了12亩水稻,还种了青菜、花生和地瓜各1亩,长势喜人,每年销售收入约4万元左右。”

  帮买医保守护健康

45321b3f49b64a7d8b3799f56db01415.jpg

  脱贫户朱大哥用学到的屋顶防水补漏技术“开工”赚钱。

  贫困户的问题千千万,然而问题有轻重缓急之分。该村将解决贫困户的基本困难作为扶贫的“点穴”之策。

  脱贫户朱大哥的父亲以前身体不好,他的小孩患有脑瘫,家人备受病痛折磨。然而,他收入不稳定,买不起医保,非常苦闷。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了解到他家情况后,主动按照政策每年为他一家六口支付近2000元的医保费用,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买了医保后,我们就医问题解决了不少,压力变小了。”他十分感动地说。

  只要尽心,很多事会水到渠成。“扶贫就要事无巨细,倾情用心。”李招选说。

  之前,朱大哥打散工,每个月收入微薄,根本养不起一家六口。该村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认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应该要学有一技之长,才能达到长远脱贫的目标。他们引导朱大哥学习屋顶防水补漏技术,以达到经济增收的目的。朱大哥侃侃而谈:“在村干部的帮扶下,我学习了屋顶防水补漏技术,经常有单接,一年大概有4万元的收入。同时,村干部鼓励我妻子去小学当代课老师,一个月也有一两千元收入。”扶贫单位还给了李大哥家30只鸡苗,如今依靠卖鸡和鸡蛋也有了可观的收入。“我家几个小孩上学每年也能获得助学金6000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记者临走前,他高兴地说,“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感特别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